又是一年采茶季。連日來,隨著氣溫逐漸回升,茶樹吐新芽,綦江區(qū)6765畝茶園陸續(xù)迎來明前茶采摘期,各茶園紛紛組織村民搶抓時令,抓緊采摘、加工新茶,趕早供應市場。
明前茶開采。(攝影:張靜)
記者在永新鎮(zhèn)古劍山茶梨花山基地看到,成片的茶園滿目新綠,村民們穿梭在連綿的茶壟間,手指翻飛采擷春日里的第一抹鮮嫩。據(jù)綦江古劍山褀茗茶業(yè)有限公司負責人屈波介紹,現(xiàn)在采摘的茶葉又叫明前茶,經(jīng)過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yǎng)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之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此時的芽質更好,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村民手指翻飛采擷春日里的第一抹鮮嫩。(攝影:張靜)
明前茶繞不開一個“早”字,越早上市,價格越高。“這個時期也是我們的用工高峰期,多的時候有200多名村民來采茶、制茶。”屈波說。
“工作時間很自由,想采就來,采一斤40元,一天可以采2斤多,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還是很不錯?!庇佬骆?zhèn)羅家村村民周治會說。
采摘下的嫩芽。(攝影:張靜)
不僅如此,該基地還通過“企業(yè)+農戶+集體經(jīng)濟”的模式聯(lián)農帶農,由公司統(tǒng)一供種,并負責對農戶進行種植培訓和茶葉管護技術培訓,農戶和村集體種植的茶葉,也由公司收購,統(tǒng)一加工、統(tǒng)一銷售。
“我們以每畝約3600元的價格和村集體、農戶簽訂茶葉保底收購合同,即使當年的市場價格低于保底價格,也按保底價格收購,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屈波介紹。
目前,該基地周邊已有200余戶村民發(fā)展種植了茶葉,種植面積擴展到1500畝,包含紫鵑、黃金芽、安吉白茶等30余個品種,適合不同人群飲用。
“受去年干旱影響,今年茶葉可能要減產(chǎn),預計產(chǎn)值在800多萬元左右?!鼻ㄕ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