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教育動態(tài) > 正文

像似一道閃電劈浪救人——追記大渡口區(qū)育才小學教師王紅旭(上)

王紅旭老師生前照。(大渡口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6月1日傍晚,大渡口區(qū)萬發(fā)碼頭,湍急的江面上,十幾位市民手挽著手組成一道“人鏈”,從王紅旭手中接過溺水的孩子,傳遞至岸邊。(視頻截圖)

6月1日晚,搜救王紅旭老師場景。(大渡口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6月3日,長江大渡口區(qū)茄子溪水域,王紅旭老師救人遇難地,市民敬獻的鮮花。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6月11日,大渡口區(qū)育才小學,王紅旭的辦公桌上還放著他的跑表。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大渡口區(qū)育才小學師生送別王紅旭老師。 (大渡口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有一位父親,他拋下3歲的兒子,百米沖刺奔向落水兒童,留給兒子一個勇敢的背影。

有一位丈夫,他來不及與妻子道別,下水救起兩名兒童后,留下“拉我一把”的呼喊,再沒起來。

有一位兒子,他沒有辜負父母,用生命踐行了“像旭日一樣發(fā)光發(fā)熱”的期許。

……

他是王紅旭,大渡口區(qū)育才小學教師。6月1日,兒童節(jié),他跳入長江救起兩名落水兒童后,因體力不支沉入江心,不幸犧牲。

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追尋英雄成長的足跡,王紅旭的35歲年華,像似一道閃電,劈浪救人;宛如一團熱火,溫暖人心;恰似一束光焰,照亮前路。

愿做旭日暖人心,王紅旭用生命托起師魂,踐行了入黨誓詞,是黨史學習教育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

滾滾長江,悠悠義渡。

6月4日一早,大渡口區(qū)育才小學外的鋼花路,數(shù)千名市民自發(fā)站在道路兩旁,默默等待著,為英雄王紅旭送別。育才小學的師生噙著淚水,捧著鮮花,靜靜佇立,為王紅旭老師送上最后一程。

“王老師,英雄!”“王老師,一路走好!”……9點50分左右,王紅旭的靈車緩緩駛來,沿途汽車停駐讓行,鳴笛致哀。學生行隊禮,教師失聲哭泣,市民一遍遍呼喊英雄的名字,直抵人心。

“千年渡口凝望奔跑的方向,百米沖刺笑對生死的考場。中流擊水,何懼惡浪,雙手托起生命的希望……”一個多月來,人們傳唱著歌曲《最后的課堂》,久久不能忘懷英雄救人的壯舉。

最后的沖刺

6月1日,兒童節(jié),大街小巷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氛。大渡口區(qū)萬發(fā)碼頭附近的沙灘上,孩子們玩沙戲水,好不熱鬧。當天下午,王紅旭夫婦與好友張亞夫婦、譚北京夫婦也在這里陪孩子們過節(jié)。

“快!有娃兒落水了”“有娃娃落水了”……臨近傍晚6點,王紅旭一行正準備離去,一陣陣突如其來的呼救聲,打斷了沙灘上的歡聲笑語。江面上,有晃動的人影在激流中掙扎。

眾人還在驚愕之中,王紅旭已順手將手機塞給譚北京,一下站起來,甩掉腳上的拖鞋,直奔江面。與此同時,張亞的丈夫許林盛也從另一個地方跑了過去。

“我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就箭一般沖了出去?!弊T北京說,許林盛是巴南區(qū)典雅小學體育教師,和王紅旭一樣會游泳,“當時我認為,他們下水救人沒得問題?!弊T北京不會游泳,就留在岸上,照顧三家人的孩子,還準備拍下他們救人的視頻。

王紅旭的妻子陳璐希也是大渡口區(qū)育才小學教師。對丈夫的舉動,她并不感到意外,因為王紅旭考有救生員證,也曾多次下水救人。

同在現(xiàn)場的王顯才老人回憶,大約100米的距離,王紅旭百米沖刺般沖了過去,“他跑那么快、那么急,最初我還以為他是落水孩子的爸爸?!?/p>

“太快了,我們完全還沒搞清楚怎么回事,他就沖出去了?!碑敃r,市民王素芳正帶著孫子在江邊玩沙,只見一道人影擦肩而過,長啥模樣都沒看清楚,“像似一道閃電,一晃而過,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讓大家看到了希望?!?/p>

作為體育老師的王紅旭,這一生不知跑過多少次百米沖刺。但這一次,他是沖向生死救援的現(xiàn)場,與時間賽跑、與江水奪人。

誰也沒想到,這竟是他人生最后的沖刺。

最后的搏擊

5月起,重慶進入汛期,江河水位陡增,而事發(fā)地水情又異常復雜。

衛(wèi)星圖測距顯示,原本寬達750米的江面,在這里突然收窄到540米左右,同時與對岸伸入江心70米的灘涂,對江水構成合圍之勢,形成了一段反弓型亂流。江水在這里回旋、咆哮,暗流涌動。

王紅旭大學室友胡正軍介紹,王紅旭家就在岸邊,他經(jīng)常到江邊散步,對這段江面的水情非常了解。胡正軍說,“但他沒有絲毫猶豫,就奔向落水兒童?!?/p>

王紅旭、許林盛相繼下水,迅速向落水兒童靠攏。在水中奔跑了20多米后,他們便遇上了水底的坎崖,腳踩不到底了。王紅旭縱身一躍,第一個游向距離最近的落水女孩。

他抓住了落水小女孩,將其推向許林盛。許林盛拉著女孩游回岸邊,現(xiàn)場一片歡呼。但,江里還有一個小男孩!

許林盛體力已耗損過大,但見王紅旭轉身又去救第二個孩子,他立即脫掉衣褲、鞋子,再次下水接應王紅旭。

此時,小男孩已被江水裹挾著漂向江心。王紅旭奮力緊追,可江流激蕩下,他多次努力都無法靠近小男孩。

王紅旭和許林盛的挺身而出,就是一次無聲的感召。在場的馬波、夏歡、張學峰、李珊珊、張亞、賀琴琴、余洪等10余人,在波濤洶涌中手拉手筑起一條“救命人鏈”。他們互不相識,有些人還不會游泳,卻都毅然站在了一起。他們中,涉水最淺的,江水剛淹沒小腿;最深的,只有頭在江水中時隱時現(xiàn)。

“江流太亂,體力耗損太大?!痹S林盛回憶,他們向江心游,水流把人往岸邊推;他們向岸邊游,水流把人向江心推,“再好的體力,也經(jīng)不住這樣折騰?!?/p>

激流中,王紅旭好不容易抓住了落水的小男孩,幾次奮力向淺灘靠近,但都被江水卷了回去。他又一直沒有脫衣服,體力幾乎耗盡。危急時刻,許林盛見王紅旭雙手托起小男孩,奮力向他推了過來。

王紅旭用最后一搏,讓小男孩得以生還,但他自己還在激流中掙扎。

最后的呼喊

就在王紅旭雙手托起男孩,用力推向許林盛時,他已體力不支,只露出半個頭在江面起伏,已無力與激流搏擊。

許林盛在距離淺灘2米時,力氣已基本耗盡?!拔覍嵲谟尾粍恿耍踔烈欢扔辛朔艞壍哪铑^?!彼钩鲎詈笠唤z力氣,掙扎到了“救命人鏈”前,被拉了上來。

張廣榮是“救命人鏈”中年齡最大的一位,水性不是很好。在深水區(qū),他也覺得自己游不回去了??拷鼫\灘時,張廣榮一點力氣都沒了,是賀琴琴把他拉回了淺灘區(qū)。

“拉我一把!”滔滔江水中,傳來王紅旭最后的呼喊聲。眾人還來不及去救他,他已被激流卷入江中。許林盛和張廣榮都很想再次下水拉王紅旭一把,但都已精疲力盡?,F(xiàn)場,除了“救命人鏈”,多是老人與小孩,他們幾乎無能為力。

“爸爸、爸爸……”3歲的團團站在江邊呼喚著王紅旭。陳璐希悲痛欲絕,絕望地看著江面,希望王紅旭還會浮出江面。

淺灘區(qū)的“救命人鏈”久久沒有散去,大家祈禱著一個浪頭打過來,能把王紅旭給送回岸邊,大家能一把將他拉上來。

……

20分鐘后,大渡口劉家壩消防救援站、茄子溪街道辦事處、重慶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九渡口派出所、120急救等單位趕赴現(xiàn)場參與救援。

夜幕降臨,現(xiàn)場的人們,仍不愿離去。王紅旭的父母、岳父母等親友陸續(xù)趕到,他們傷心欲絕,渴望奇跡出現(xiàn)。

然而,當天的救援,一無所獲。6月2日,繼續(xù)搜救,下午4點左右,噩耗傳來:王紅旭的遺體在事發(fā)水域附近被找到。

“他本可以活著回來。”許林盛噙著淚水說,最后一刻,如果王紅旭不托舉男孩,而是用最后的體力拼命向淺灘區(qū)靠攏,大家一定可以抓住他,他一定不會就這樣去了。許林盛說:“但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素不相識的孩子。”

最后的告別

王紅旭救人的一幕、江面那條長長的“救命人鏈”,通過媒體、朋友圈廣泛傳播,英雄的壯舉感動了一座城,溫暖了一座城。

“舍身有義古渡英杰救幼童,江水無情育才園丁鑄大愛?!?月3日晚上8點,王紅旭追悼會在大渡口寶山堂悼念中心舉行。

悼念大廳內,哀樂低回縈繞,如泣如訴。王紅旭安詳?shù)靥稍诎咨r花叢中,正廳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師魂永駐”,下方擺放著英雄的遺像。照片中的王紅旭淺淺地微笑著,他的笑,溫暖而從容。

悼念大廳外,LED大屏播放著王紅旭生前的影像,陪孩子玩耍、讀書、吃飯,和家人外出游玩、在學校工作、和學生互動……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讓人思緒萬千。

一向隱忍的父親,眼角的淚水止不住往下淌;母親在親友攙扶下,看著王紅旭的照片,吻了又吻,一遍一遍地呼喚著兒子的名字;妻子淚流滿面,紅腫的雙眼緊緊凝望著照片里的丈夫,一刻也不忍挪開。

當天中午12:30,被救孩子的父母來到王紅旭靈堂前,長跪不起:“我們一定要親自感謝王老師的救命之恩,他走了,我們好難過,他也是一位3歲孩子的父親,我們一定要來送送他……”

王紅旭教過的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來了;他的同學、好友從全國各地趕來了;他的領導、同事來了;許多素不相識的市民,也趕來了,要送英雄最后一程。

“我們還約了一場足球賽!”即將中考的學生李磊來到追悼會現(xiàn)場表達哀思。他說:“是王老師引領我們走上了體育之路?!?/p>

“很難過,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笔忻駝⑴繉iT坐了1個多小時車前來悼念,她默默將一支白花放在祈福廳外,“我的孩子也在讀小學,謝謝你曾經(jīng)守護他們。”

……

6月4日一早,王紅旭出殯。大渡口的街頭,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人們紛紛向敬慕的英雄作最后的告別。

“英雄,您一路走好!”6月5日,目睹王紅旭救人的王顯才帶上家人,手持白菊來到萬發(fā)碼頭,面對長江大聲呼喊。話音未落,他已淚流滿面,“永遠無法忘記,他向江面沖刺的畫面。”

舍身是學生榜樣,取義為大眾楷模。

英雄離去,師魂永存。

王紅旭舍身救人的精神,已永遠鐫刻進了重慶這座英雄城市的記憶之中。

(記者 彭瑜)

(稿件原載于2021年07月12日《重慶日報》)

(  作者:彭瑜  )

【版權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wǎng)自行采編或經(jīng)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wǎng)將依法處理。本網(wǎng)聯(lián)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