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區(qū)縣融媒 > 正文

大足開展春耕生產現場會 共探穩(wěn)糧增收新路徑

春水初漲,田疇染綠。大地生機勃勃,沃野田間,機械轟鳴,廣大農戶緊抓節(jié)氣窗口,積極投入各項春耕備耕工作中,一幅熱火朝天的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日,在大足區(qū)龍石鎮(zhèn),2025年春耕生產現場會在萬福村“稻+”生態(tài)種養(yǎng)示范基地舉行。全鎮(zhèn)相關負責人、種糧大戶及農業(yè)合作社代表齊聚一堂、深入田間,共同觀摩“稻+”生態(tài)綜合種養(yǎng)模式,共探穩(wěn)糧增收新路徑,繪就“一田多收”生態(tài)畫卷。

上午9時,晨霧尚未散盡,田間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有的揮鋤翻地,有的彎腰播種,有的鋪設地膜,還有的農戶在水田里收小龍蝦,吆喝聲此起彼伏。鎮(zhèn)上的農技專家現場為大家演示“水稻壟作+魚溝開挖”技術要領:“每畝稻田開挖15%面積的環(huán)形溝,既保證魚類活動空間,又不影響水稻生長。”

IMG_20250326_095046.jpg

農戶正在田間鋪設地膜。(記者:歐柚希 攝)

“要讓‘百斤漁、千斤糧、萬元錢’成為現實!”龍石鎮(zhèn)黨委副書記范才秀在現場推進會上宣布,2025年全鎮(zhèn)7個村實施約2.4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新建2—3個“稻+”示范集體,打造具有龍石特色的專業(yè)合作社,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同時配套政策也將同步落地,對連片發(fā)展的種養(yǎng)戶,將給予一定的生態(tài)補貼。

DJI_20250326093318_0129_D.JPG

春耕生產現場會現場。(記者:歐柚希 攝)

據悉,近年來龍石鎮(zhèn)積極探索“以稻帶漁、以漁促稻”模式,已發(fā)展“稻+”產業(yè)8000畝,其中大戶25戶,散戶1000余戶,畝產糧食達1230斤,年產值達4500萬元,是全鎮(zhèn)實現鄉(xiāng)村振興、助農增收的主導產業(yè)。

(  作者:余佳 歐柚希   作者單位:大足區(qū)融媒體中心  )

(  責任編輯:楊雨實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