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以“溫情追憶 情暖清明”為主題的永川區(qū)第三屆清明集體共祭活動在永川白塔福壽園舉行,百余名市民來到共祭活動現(xiàn)場,通過綠色祭祀、數(shù)字緬懷、文化傳承等創(chuàng)新形式,共同緬懷逝去的親人。
伴隨著古箏樂曲,共祭儀式正式啟幕。全體人員通過默哀、看AI視頻、寫下寄語、向逝者獻花等文明現(xiàn)代的緬懷儀式,共同表達對逝者的深切懷念與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首次引入AI技術,打造“數(shù)字緬懷”特色環(huán)節(jié)。永川白塔福壽園事先收集了23位逝者的生前影像資料,利用AI技術動態(tài)復現(xiàn)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將一張張老照片與影像片段,生成溫暖的追思短片,讓逝者隔著屏幕再次與親人對話。LED大屏上,通過AI技術,《天堂來信》視頻動態(tài)復現(xiàn)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通過一張張照片與影像片段,生成溫暖的追思短片,令家屬動容。
“今天我感觸最深的就是AI技術。我向活動主辦方提供了我爺爺奶奶的一張照片,在AI視頻播放的時候,我感覺我爺爺奶奶在微妙微笑地跟我打招呼,跟我溝通一樣?!笔忻襦嚺扛嬖V記者“非常能夠感覺到科技的一個發(fā)展,更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這份溫情。”
在溫馨莊重的氛圍中,家屬們紛紛潸然淚下,也提筆在環(huán)保水溶紙上書寫起許久埋藏在心底里的話。
“媽媽,我們一切很好”
“親愛的,你在天堂還好嗎”
“愿爺爺一切安好”
……
隨后,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家屬們將寫滿寄語的水溶紙放入紙船,隨著紙張緩緩消散滿腔思念似乎也由紙船裝載而去。上百支氣球攜帶著祈福的心愿升空,寓意“春風帶去思念”
重慶市永川區(qū)民政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亮介紹道,重慶白塔福壽園連續(xù)三年舉辦百姓的公祭活動,旨在推動殯葬文化從“重殮厚葬”向“文明祭祀和精神傳承”轉型。
參與者郭女士分享道:“以往清明祭祀多是焚燒紙錢,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一束鮮花、一段音樂,甚至一紙寄語留言,都能更溫暖地表達思念。”活動尾聲,市民們手持祭掃禮包(含水桶、毛巾、小風車、鮮花等),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前往墓區(qū)開展自由祭祀,進一步踐行綠色低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