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重慶新聞 > 正文

家書寄哀思 紙船載深情 用文明新風寄托哀思

AI技術讓逝去的親人隔空再現(xiàn) 百余名市民參加這場活動共同緬懷親人

4月2日,以“溫情追憶 情暖清明”為主題的永川區(qū)第三屆清明集體共祭活動在永川白塔福壽園舉行,百余名市民來到共祭活動現(xiàn)場,通過綠色祭祀、數(shù)字緬懷、文化傳承等創(chuàng)新形式,共同緬懷逝去的親人。

DSC08293.JPG

伴隨著古箏樂曲,共祭儀式正式啟幕。全體人員通過默哀、看AI視頻、寫下寄語、向逝者獻花等文明現(xiàn)代的緬懷儀式,共同表達對逝者的深切懷念與敬意。

微信截圖_20250402212035.png

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首次引入AI技術,打造“數(shù)字緬懷”特色環(huán)節(jié)。永川白塔福壽園事先收集了23位逝者的生前影像資料,利用AI技術動態(tài)復現(xiàn)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將一張張老照片與影像片段,生成溫暖的追思短片,讓逝者隔著屏幕再次與親人對話。LED大屏上,通過AI技術,《天堂來信》視頻動態(tài)復現(xiàn)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通過一張張照片與影像片段,生成溫暖的追思短片,令家屬動容。

微信截圖_20250402212134.png

“今天我感觸最深的就是AI技術。我向活動主辦方提供了我爺爺奶奶的一張照片,在AI視頻播放的時候,我感覺我爺爺奶奶在微妙微笑地跟我打招呼,跟我溝通一樣?!笔忻襦嚺扛嬖V記者“非常能夠感覺到科技的一個發(fā)展,更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這份溫情。”

DSC08296.JPG

在溫馨莊重的氛圍中,家屬們紛紛潸然淚下,也提筆在環(huán)保水溶紙上書寫起許久埋藏在心底里的話。

微信截圖_20250402211605.png

“媽媽,我們一切很好”

“親愛的,你在天堂還好嗎”

“愿爺爺一切安好”

……

隨后,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家屬們將寫滿寄語的水溶紙放入紙船,隨著紙張緩緩消散滿腔思念似乎也由紙船裝載而去。上百支氣球攜帶著祈福的心愿升空,寓意“春風帶去思念”

重慶市永川區(qū)民政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亮介紹道,重慶白塔福壽園連續(xù)三年舉辦百姓的公祭活動,旨在推動殯葬文化從“重殮厚葬”向“文明祭祀和精神傳承”轉型。

參與者郭女士分享道:“以往清明祭祀多是焚燒紙錢,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一束鮮花、一段音樂,甚至一紙寄語留言,都能更溫暖地表達思念。”活動尾聲,市民們手持祭掃禮包(含水桶、毛巾、小風車、鮮花等),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前往墓區(qū)開展自由祭祀,進一步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  作者:周思睿   作者單位: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  責任編輯:王鐸翰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lián)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