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重慶新聞 > 正文

重慶:邊城秀山 尋夢洪安 書中邊城

邊城之晨 攝/唐磊

洪安風光

邊城夜色 攝/楊秀方

初戀邊城 攝/唐磊

清水江邊 攝/唐磊

邊城風光 攝/唐磊

洪安古鎮(zhèn)地處渝湘黔交界之處,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原型地。“邊城”秀山,由此得名。粼粼清水河上,拉拉渡船從歷史的薄霧中緩緩走出,被歲月打磨得溜光的渡索歷久彌新。靜坐碼頭老街,耳畔是艄翁漁婦講不完的動人故事……

書中古鎮(zhèn) 從歷史照進現(xiàn)實

“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

多少年來,沈從文先生細膩的筆觸,讓人們牢牢地記住了一座“邊城”,對爺爺和翠翠守候的“拉拉渡”,更是心馳神往。

光陰荏苒。而今的邊城洪安,過“小溪”到茶峒的“拉拉渡”,依然保持著書中的模樣,“渡船頭豎了一枝小小竹竿,掛著一個可以活動的鐵環(huán),溪岸兩端水槽牽了一段廢纜,有人過渡時,把鐵環(huán)掛在廢纜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緣那條纜索,慢慢的牽船過對岸去……”

“拉拉渡”所在的洪茶渡口,已有近千年歷史。千百年來,它一直沿用這種最為古樸的方式,勤勉地渡運著三地邊民以及游客、客商。

踩著堅實而厚重的石階,從“拉拉渡”拾級而上,“一腳踏三省”的洪安古鎮(zhèn),方才正式亮相。這座渝東南門戶位于渝湘黔三地交界處,東與湖南省花垣縣邊城鎮(zhèn)隔河相望,南同貴州省松桃縣迓駕鎮(zhèn)親密接壤。

全長1000多米的洪安老街安臥于清水江畔,靈秀中更顯端莊。街道兩側的傳統(tǒng)建筑,多為土家族和苗族的吊腳樓風格——木質穿斗結構、小青瓦屋頂、挑檐翹角、格子花窗、木欄走廊。兩幢房屋之間,多用封火墻相隔,墻高出屋頂數(shù)米,防火性極強。墻頭、屋脊和挑檐上,形似鳥嘴的裝飾,據(jù)說源于苗族對鳥神鳳凰的祟拜。

三省風情 留駐時代的旋律

洪安古鎮(zhèn)不僅飽含著人們對“邊城”的暢想,大量“紅色遺跡”還承載著半個多世紀前熊熊燃起的那不滅的理想和信仰。

二野司令部舊址,劉伯承、鄧小平在這里部署了解放重慶、成都及整個大西南的戰(zhàn)役;西南服務團陳列室里奏響的是接管政權,建設大西南的恢弘篇章;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紀念碑前,兩位偉人面露微笑,目光凝視著充滿希望的前方。

而今的洪安邊城景區(qū),正圍繞“文化體驗游”,利用洪安古鎮(zhèn)“一腳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地理優(yōu)勢,著力打造“三省風情街”,充分展示渝湘黔三地民風民俗、飲食文化、建筑特色,讓游客充分體驗邊城民俗風情。同時,為原住居民提供更多吃上“旅游飯”的機會,幫助他們將全域旅游發(fā)展的成果共享。

游歷書中“邊城”,美食豈能不嘗?古鎮(zhèn)最知名的佳肴,莫過于洪安腌菜魚。不過,官方的菜名遠沒有江湖的雅號“一鍋煮三省”來得響亮——重慶的腌菜、貴州的豆腐、湖南的魚,在本地師傅的精心烹調下,濃縮為一鍋鮮美的湯。難以忘卻的是那豆腐的白、辣椒的紅、魚混著酸菜的香。別忘了,吃完鍋里的“硬菜”,再請師傅就湯下一鍋熱面,這樣的回味才算得上悠長。

“拉拉渡”前,尋找“翠翠”的背影;“語錄塔”下,摩挲時代的印記;“三不管島”上,傾聽“邊城”的傳奇;走進二野司令部舊址,感受劉鄧大軍揮師大西南的豪邁;吃一頓“一鍋煮三省”,把重慶的腌菜、貴州的豆腐、湖南的魚裝滿記憶。

從此,把“邊城”永遠留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趙童 劉玉珮 彭光燦 圖片除署名外由秀山縣委宣傳部提供

【版權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wǎng)自行采編或經(jīng)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wǎng))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wǎng)將依法處理。本網(wǎng)聯(lián)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