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黃河入??诖汉锨?。望著去年種下的40余畝金銀花,山東東營北范村黨支部書記趙小華心里不住地盤算,想盡快帶領黨員開始施肥等田間管理,這樣5月就能采花,預計收獲干花1000多斤、收益約10萬元。
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qū)董集鎮(zhèn)楊廟社區(qū)黨員群眾在黃河南展區(qū)歷史文化館接受歷史教育。(程永鋒 攝)
在中國,農民是中共執(zhí)政的主要群眾基礎。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之后,“三農”工作重心向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歷史性轉移。54歲的趙小華說,農村基層黨支部積極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激勵黨員更多、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
深厚的紅色
初春,湖南省寧鄉(xiāng)市龍?zhí)镦?zhèn)橫嶺村生機勃勃。
橫嶺村第三黨小組成員正聚在一起學習黨史教育動員大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這個有著深厚紅色底蘊的村莊正在通過多種方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在湖南省寧鄉(xiāng)市龍?zhí)镦?zhèn)橫嶺村,村里修建的廣場已初見規(guī)模。(新華社記者 劉芳洲 攝)
村內,一座集黨史教育、紅色文化、村民休閑為一體的文體廣場已初具規(guī)模,這是為紀念1905年出生于橫嶺村的夏尺冰烈士而建。夏尺冰曾任寧鄉(xiāng)縣委書記等職,1931年壯烈犧牲。
據村黨支部書記夏雄球介紹,橫嶺村正在加緊整理本土烈士的事跡,并邀請烈士后人作為義務講解員,宣講烈士事跡,開展身邊的黨史教育。
在東營墾利區(qū)董集鎮(zhèn),依托黃河南展區(qū)形成的“萬眾一心、緊跟黨走、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南展精神,是當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之一。
上世紀70年代,為了保護勝利油田、解決黃河防洪問題,群眾搬遷至臨黃大堤狹窄的房臺上居住,形成了具有特殊意義的房臺村。
2017年,40年來的第二次整體搬遷完成,11個村4790余名村民全部搬進了嶄新的樓房,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
66歲的老黨員楊學讓當過多年村支部書記,親歷了黃河大堤上修筑房臺的“大會戰(zhàn)”?!爸挥杏H眼看一看南展區(qū)的變革,才明白好日子是咋來的?!彼f,這是活生生的黨史教育。
考慮到農村黨員實際,墾利區(qū)近年來探索在鄉(xiāng)鎮(zhèn)一級建立基層黨校,黃河南展區(qū)歷史文化館就是一處基層黨校校區(qū)。
墾利區(qū)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主任王東說,很多農村黨員從來沒進過黨校,如今把黨校建在鄉(xiāng)鎮(zhèn)上,能夠讓農村黨員更好地接受黨史教育。
黨史在田間
農村基層黨支部打破傳統(tǒng)授課模式,將黨課從“會場”向“現場”延伸,從會議室“搬”到田間地頭,讓基層黨課“活”起來。
在北范村,每月5日是主題黨日。每次活動結束后,黨員們都會帶頭到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參加勞動。村莊的變化讓老百姓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黨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在農村黨員中開展黨史教育活動,既要生動又要實用,要把黨的歷史和奮斗精神融入農村生產生活實際中。而重點就是針對農村黨員和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進行答疑解惑。
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華溪村村貌。(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在重慶石柱縣多個村鎮(zhèn),以黨支部為核心,選派專業(yè)技術人才、致富能人、本土人才,以田間地頭為講堂,根據農村黨員的需求開展理論知識、政策法規(guī)、農技知識等培訓。
“在田間地頭聽黨課、學知識,既通俗又實用?!比A溪村村民譚啟桂說。
華溪村通過發(fā)展產業(yè),撕掉了貧困的“標簽”。
“在農村開展黨史教育,首先影響農村黨員,再由黨員帶動普通群眾,進而推動全村形成‘努力向前跑’的奮斗新氣象?!比A溪村黨支部書記王祥生說。
傳承與創(chuàng)新
走進重慶石柱縣華溪村,樓房鱗次櫛比、整潔有序,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在村里初心廣場一側的莊稼地里,中藥材黃精已長到半米高。
88歲的華溪村老黨員馬培清平常最喜歡到田間地頭轉一轉,除了黃精長勢喜人,最讓她高興的是,曾經嗜酒的小兒子陳朋“覺悟”提高了。
“他不僅種黃精掙了錢,還入了黨!”馬培清說。
馬培清的父親馬發(fā)茲曾是中共地下黨員。受父親影響,馬培清1974年入了黨。農閑時節(jié)的村黨支部主題黨日,馬培清總會為黨員們講述黨的革命故事和脫貧攻堅變化。
陳朋在一次主題黨日活動上第一次詳細了解了自家的光榮歷史,之后他向華溪村黨支部三次遞交入黨申請書。2018年,華溪村黨支部決定將陳朋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
“這兩年,幫助我的干部,基本上都是黨員?!标惻笳f,我也要入黨,積極幫別人。
“在農村開展黨史教育,一方面要不誤農活,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一些農村黨員文化水平不高的實際情況?!蓖跸樯f。
這一方式在橫嶺村同樣得到了實踐。
黨史教育的開展讓有著40余年黨齡的退休教師夏騰鵬心潮澎湃。“我作為夏尺冰烈士的后人,應該弘揚好黨史?!彼f。
在老黨員的感染下,越來越多的橫嶺村年輕人為黨的事業(yè)所吸引。
剛剛大學畢業(yè)的何羅湘海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他說:“鄉(xiāng)村振興離不開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我希望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