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 財經新聞 > 正文

高息回報有風險 投資理財需謹慎

——浦發(fā)銀行重慶分行“3·15”金融知識宣傳之“以案說險”

根據人行重慶營管部《關于在2021年“3·15”期間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日”活動的通知》及重慶銀保監(jiān)局《關于開展2021年全國銀行業(yè)和保險業(y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相關要求,為不斷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強化消費者教育,全力維護經濟金融安全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浦發(fā)銀行重慶分行于3月15日在全轄各網點有序啟動“3·15”金融知識宣傳活動。

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走進浦發(fā)銀行重慶分行“3·15”金融知識宣傳的小課堂吧。

一、案例分析

某天,一對年輕夫婦來到浦發(fā)銀行某網點咨詢理財業(yè)務,說有家銀行財富經理打電話給他們說有款“收益高、風險低”的理財產品,年輕夫婦心動了,讓他們匯款到某個小額貸款公司。但穩(wěn)妥起見,他們還是親自來了銀行。網點理財經理熱情地接待了年輕夫婦,并告訴他們在選購理財產品前應預估自己和家庭的總收入和總支出,合理分配資金,安排投資期限,不盲目追逐“熱門”產品;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渠道,不能僅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或承諾等,年輕夫婦頓時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后,拒絕了在小額貸款公司購買理財產品。

二、風險提示:

1.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渠道,您可以通過銀行官網、網銀、手機銀行、網點查詢到正在銷售的理財產品。通過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前,請通過銀行內銷售人員公示欄,查看銷售人員的銷售資格。

2.如實進行風險評估問卷填寫,選擇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的產品。在關心理財產品收益的同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一款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

3.配合銀行人員進行雙錄。經銀行銷售人員推薦購買理財產品的,還需在銀行銷售專區(qū)完成“錄音錄像”后才可購買。這是金融監(jiān)管機構為了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而設立的機制,也是消費者詳細了解產品的環(huán)節(jié)?!半p錄”音像可以原景重現,成為保護大家的依據。

浦發(fā)銀行重慶分行特此提醒您:

高息回報有風險,投資理財需謹慎!不要被高利率所迷惑,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切勿相信“高額回報”“穩(wěn)賺不賠”等說法;不要向陌生個人、公司賬號匯款,一旦遭遇詐騙,保存好匯款或轉賬時的憑證并立即報警。

(  責任編輯:項韻律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lián)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