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重慶新聞 > 正文

杜絕婚喪陋習、天價彩禮!重慶市已加強婚俗改革

4月18日,市民政局舉行“重慶民政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系列專題新聞發(fā)布會。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處長彭友誼就倡導婚事新辦簡辦,推動移風易俗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進行回答,他表示,社會關心的婚喪陋習、天價彩禮等問題正是我們婚俗改革的重要內容,民政婚姻工作已從單一的婚姻登記向婚姻家庭綜合服務轉變。

加強政策引導,市政府已將婚俗改革試點工作作為改革事項加以推進。為此,市民政局出臺《重慶市婚俗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聯(lián)合印發(fā)《支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政策措施清單》,明確挖掘和保護優(yōu)秀婚俗禮儀文化、為有需求的婚姻當事人提供公共法律服務、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家和計劃”項目等16條支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具體政策措施。

據悉,現(xiàn)已開展了試點示范,創(chuàng)建全國婚俗改革試驗區(qū)1個,市級婚俗改革實驗區(qū)10個。各實驗區(qū)(縣)圍繞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積極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著力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持續(xù)傳承良好家風家教等四個方面先行先試,取得了積極成效,積累了寶貴的改革經驗。

在宣傳引導方面,市民政局聯(lián)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發(fā)出《文明節(jié)儉操辦紅白喜事倡議書》,市民政局在輕軌列車和站點顯示屏投放婚俗改革公益廣告,日均受眾量約290萬人次。同時,協(xié)調市婚慶行業(yè)協(xié)會印發(fā)《行業(yè)移風易俗倡議書》《婚事新辦倡議書》。各區(qū)縣積極開展集體婚禮、集體頒證、家風家教課堂等婚俗改革活動,婚姻登記機關利用婚姻文化墻、公示宣傳欄、微信公眾號和婚姻幸福熱線電話等,大力宣傳婚俗改革的典型事例和經驗做法。2024年舉辦首屆川渝集體婚禮,倡導婚俗新風,熱度沖上全城熱搜。

針對聚焦突出問題,引導基層組織將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納入村規(guī)民約,列入鄉(xiāng)風文明目標考核和“文明村戶”“最美家庭”“美麗庭院”等評選,指導紅白理事會針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研究制定“負面清單”,強化日常執(zhí)行。如巴南區(qū)成立婚宴服務指導隊,擬定《巴南區(qū)農村婚宴服務指導隊管理辦法》抵制婚嫁陋習,墊江縣修訂《紅白事規(guī)范制度》《婚俗文化規(guī)范制度》等村規(guī)民約,減輕群眾婚事負擔,社會風氣持續(xù)凈化。

近500萬人次受益于婚姻家庭社會工作“家和計劃”項目,免費參與婚戀課堂、參加婚戀交友活動、婚姻家庭輔導、離婚冷靜期調解勸和等服務。在婚姻登記機構創(chuàng)設室內室外頒證場所,將頒證儀式納入婚姻登記流程,打造兩江新區(qū)婚姻登記處等10個市級特色婚姻登記服務場所,讓婚姻登記更方便,更有儀式感、甜蜜度、紀念性。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著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續(xù)傳承良好家風家教。

(  作者:王鐸翰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lián)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